全球气候变暖
自然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背景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20世纪全世界平均温度约攀升0.6摄氏度。北半球春天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约10天。20世纪90年代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温度记录工作以来最温暖的十年,在记录上最热的几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
2019年,全球气候系统变暖加速,物候期提前、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多项历史纪录被刷新,气候极端性增强。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第二暖的年份。过去五年(2015~2019年)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五个年份。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连续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暖。
变暖后联合国的措施
为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目前已有197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用受限的生活方式,减少热量排放:工业服务于生活,生活用品受限,工业自然减少。减少热量排放应放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上,用固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制定出固定的生活用品,用固定的生活用品,限制生活用品的滥用,用有限度的使用生活用品,达到限量生产,限量加工,从而抑制工业泛滥,减少热量排放。
变暖后的危害
变暖的危害从自然灾害到生物链断裂,涉及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
历史温度
在人类近代历史中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的来源不同,精确度和可靠性也参差不齐。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中,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一直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的仪器记录,当年的记录很少考虑的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但是根据仪器记录,1860~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5℃;自1979年开始,陆地温度上升幅度约为海洋温度上升幅度的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同年,人类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发现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2000年之后,多方组织对过去1000年的全球温度进行了研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讨论后发现,自1979年开始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此外,其他的研究报告显示,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增加了约1.1f(0.6℃);在过去的40年中,平均气温上升约0.5f(0.2-0.3℃);在20世纪,全球变暖的程度是更超过在过去400-600年中任何一段时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显示,自19世纪广泛地用仪器测量并记录温度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温度记录还要高。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相反的是,他们测量显示,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41.5℃,破139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38.1℃,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25.5℃,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53年来的记录。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38.8℃,破了1997年的记录。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11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29.2℃,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26.1℃还要高。
研究预测
据俄罗斯《独立报》2013年7月31日消息,《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文章称,随着海平面上升,美国约1400个城市至2100年或将被淹没。据报道,该结论由Climate Central独立研究中心的本杰明·施特劳斯研究所得。他的研究报告称,至2100年,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127厘米,届时,美国约1400个城市将面临被淹没的威胁。
在这份研究报告中,施特劳斯特别关注了美国佛罗里达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他认为,佛罗里达州150个城市的270万人,以及路易斯安那州114个城市中的120万人都将处于极大的威胁中。此外,面临淹没威胁的地区还有新泽西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等。
根据《新科学家》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浮质法”能够让抵达地面的阳光减少五分之一。不过,这种方式也会降低天空的蓝度,从我们熟悉的蔚蓝色变成白色。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本-克拉维茨表示,人类可以通过实施地球工程,解决面临的环境问题。然而,这种做法也会产生副作用。他指出,喷射到空中的颗粒直径在0.1到0.9微米之一,负责将阳光反射回太空。不过,由于太空中存在这些颗粒,天空的颜色也会从蓝色变成白色。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农业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这说明,人类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持续了数千年。研究人员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大气中甲烷和CO2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带来的温室气体,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拉迪曼承认,研究结果非常容易引起争议。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7日说,科学家通过两项最新研究预测,即使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本世纪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预测了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他们的成果将由联合国下属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评估,收录到2007年公布的下一份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中。
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魏格雷提出了一个较简单的数学模型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他认为,由于海洋存在“热惯性”,对温室气体等外界影响的反应有所滞后,本世纪全球变暖的趋势只不过是以前排放温室气体的后果。
据预测,到2400年,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成分,将至少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1℃;不断新排放的温室气体,又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额外升高2至6℃。这两个因素还会分别引起海平面每世纪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要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就必须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极其低的水平,即使这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恐怕也难以避免,每世纪10厘米的上升速度可能是最乐观的预测。
由杰拉尔德·梅尔等人发表的第二篇论文则预测,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即使本世纪中人类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也将至少升高0.5℃,海平面将上升11厘米以上,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科学家早先的预测值高了一倍多。梅尔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以前的预测没有考虑到冰川融化等的影响。
梅尔的研究小组用两套数学模型,借助超级计算机模拟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低、中、高时的气候和海平面变化情况。
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地球表面植被覆盖不断减少与全球气候变暖两者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首先对这个更为科学的数学模型作一简单介绍。
首先必须介绍几个简单的物理常识:
一,力学
二,焦耳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焦耳定律可以用公式Q=I^2Rt表示
三,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也就是光能量转换成电能。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
四,尖端放电效应
六,场分布概念
总之,其实就是力、热、光、电四大力学,近代物理等一些理论,还要知道高等数学、地质构造板块运动等方面的一些知识。
有了这些知识之后可以理解下面的话
⑴大前提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地同时进行自转,黄赤夹角是23度26分,在太阳辐射的照射下,由于光电效应,地表物体的电子被不断电离,形成的负离子随着热空气上升,使得地表带上正电荷,带电量与太阳辐射强度以及时间成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太阳在不断为地表充正电荷,负电荷则上升至高空,整个地表与大气层构成一个超级巨大电容器。
⑵电荷在地表将如何分布?
由于海水是良导体,相比之下,大陆板块是不良导体,因此电荷在海平面能够迅速流动,而在大陆上则流动相对缓慢一些,由于尖端效应,电荷将向地球表面海拔较高的地区不断聚集,因此,海平面总的电流效应为零,电流效应将主要体现在大陆板块之中。这样就可根据地球板块分布、地表详细地形地貌、地球自转情况以及太阳辐射角度等基本参数建立一个地球的电流及电荷模型,可计算出分布情况,理论上能够得出与实际非常吻合的结果,视参数选择的精确度以及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
⑶所带来的电流场分布情况以及地磁场产生机理
当地球一侧面对太阳时,根据此理论模型,若外界太阳辐射全部屏蔽,则地球表面的电荷运动趋势是不断向尖端地带运动,产生电流场1,称之为磁场1(这个电流场与地表大陆分布情况以及大陆海拔情况有关,且电流各向同性,所以其总体效应为零,但可在局部地区对地磁场的分布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地表在不断地放电,因此在太阳辐射存在的情况下,地球正对太阳一面的电荷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上)是东面电荷最多,西面电荷最少(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在面对太阳一侧形成了自东向西的电流,称之为电流分布2,这个电流产生一个磁场,称之为磁场2,且可知面对太阳一侧,磁场较强,背对太阳一侧磁场发散;此外地表尖端地带聚集的正电荷随着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磁场大小可称为磁场3;而地表上空的负电荷也在随着地球自转产生电流场4,对应一个磁场,可称为磁场4,由于正负电荷总量相等,因此磁场3和磁场4总体效应为零。综上所述,磁场2是地磁场的主要来源,具体数据则需要根据太阳辐射情况、大陆板块分布情况等详细数据建立模型计算。
⑷地球如何实现电荷平衡
可将地球视为一个超级电容器,在太阳为这个超级电容器以1800A持续充电的同时,也在进行着1800A的放电(见费曼物理学讲义闪电平均电流1800A,可推知充电电流是1800A),这个放电,就是闪电,所以,地球上当今20世纪闪电的平均电流就是1800A,闪电的电流则是自地表向高空,自下而上。闪电需要将空气击穿,因此多发生在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带,如阴雨大风天气、以及较高海拔火山口地带等。地球的表面电场强度自下而上超过100V/m(见费曼物理学讲义),电场分布应该是,地表直到电离层,因此,可以推算出地球这个超级电容器蕴藏着很大的能量。既然电荷量很大,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因为我们所处的位置,在同一电位上,而干燥的空气又是极佳的绝缘体,所以没有什么感觉。
⑸若地表植被减少会出现什么问题?
由以上几点可知,地球大电容是一个平衡系统。长期以来,地球上生态环境,植被覆盖情况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地表的含水量相对稳定,因此,地表的电导率相对稳定。按照此理论,当地表植被减少时,地表的电导率下降,即表现为电阻加大,也就是说,地球电容器的内阻增大,而充电功率即太阳辐射情况相对较稳定,根据焦耳定律,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地表的发热量增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球变暖。
⑹若地表植被大量消失或者出现大范围干旱将出现什么情况?
如方圆上千公里植被大量消失或者干旱,造成地表大片地区成为绝缘体,使得无法按照原来的电流场进行流动而大量电荷聚集在地表。由于电荷之间的库仑力,直观上表现为土地表面形成裂口,宏观上则表现为所在大陆板块的张力,能量形式则是弹性势能。干旱的时间越长,则能量聚集量越大。当潮湿的空气运动到这一地区时,由于雨水的湿润,大地又重新成为较好的导体,地表积聚的大量电荷迅速向尖端地带运动,于是倾盆大雨,伴随着大量的闪电,能量迅速释放,造成大陆板块的异常运动。这种能量释放对于地球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则破坏力巨大。
可以由这个模型得知,地表植被不断减少是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在地表温度缓慢上升的同时,各类异常天气现象也日益频繁发生,其中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需要更多更详尽的数据,如大气、洋流、地质等多方面,这个模型可以作为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模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可以推广至其他天体、星系。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一方面是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另外一方面则是大量酸雨使得植被减少,双重作用使气候异常加剧。
海洋变化
讲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是很吸引眼球的新闻。其实大海并不是一个平面,海洋不同地方的海平面高度并不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大洋之间的海洋高度能相差不少。人类关心的,观测到的,实际上是沿岸的海平面。影响沿岸海平面变化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潮汐、天气,比如气候变化,还有陆地本身的上升、下降等等,当然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时间尺度
人类对沿岸海平面变化的观测很早,当然早期资料的代表性普遍不足。地中海的资料比较好一些,观测到从公元1世纪到1900年的漫长时间里面,地中海的海平面变化幅度没有超过正负25厘米,或者说基本上是稳定的;这期间地中海的海平面升降的变化速率,基本上都在每年0到2毫米之间。进入近代以后,19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大洋面都有了观潮仪,这样就有了对所有大洋洋面高度的监测数据。这些历史数据里面能发现明显的海平面加速上升的趋势,但是数据还不足以作定量分析。全面系统的观潮仪的数据记录是从1961年开始的,观察到1961年到2003年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是每年1.8+-0.5毫米,这期间海平面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升高,而是有的年头升高,有的年头降低。更加全面的海平面数据是从1993年卫星进行测量开始的,理论上卫星观测可以得到最直接的海平面观测数据。卫星观测到1993年到2003年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是每年3.1+-0.7毫米,速度明显比此前加快。但是这个加快仅仅是短期变化,还是有长期趋势,还不好下结论。从观潮仪的记录来看,1993年到2003年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在1950年代以后就曾经发生过,并不具有唯一性。
和很多气候问题一样,尽管全球海平面呈现了整体的升高趋势,但是各个大洋的海平面变化各有不同。观察到从1992年以来,最大的海平面上升发生在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部,整个大西洋的海平面除了北大西洋部分地区外基本上在上升,但是在太平洋东部部分地区和印度洋西部,海平面实际上在下降。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几个嚷嚷得很厉害的小岛国的位置,看看对他们来讲,问题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真得很迫切。不同的岛国,情况还是很不同的。
原因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
1、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人类通过燃烧化石能源(比如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气中。在这些化石能源中,煤的碳含量最高,其次是石油,再次是天然气。除了直接燃烧,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也会释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比如煤矿瓦斯和天然气泄漏。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活动,比如水泥、石灰和化工生产,也会排放二氧化碳。另外,农业方面,比如水稻田和反刍动物(比如牛和羊)的消化过程会释放甲烷。此外,人类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减少了大气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的处理也会释放甲烷和氧化亚氮。这些活动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增加,进而导致了地球变暖,打破了碳循环平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中能量转换的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了过去16万年的所有记录。而且目前尚未出现减缓的迹象。
2、气候变化同样与人口膨胀,超载超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的人口总量,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气候变暖。
当前的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高出约1.09℃。其中,充分混合的温室气体 (GHG)可能导致气温升高1.0°C至2.0°C,而其他人类驱动因素(主要是气溶胶)则导致气温下降0.0°C至0.8°C,自然(太阳能和火山)驱动因素使全球表面温度变化了–0.1°C至+0.1°C,而内部变率则使全球表面温度变化了–0.2°C至+0.2°C。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对阳光是透明的,因此可以使其穿过大气层加热地球表面。地球以热量的形式辐射它,温室气体吸收其中的一部分。这种吸收减慢了热量逃逸到太空的速度,将热量捕获在地球表面附近,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使其变暖。
虽然水蒸气(约 50%)和云(约 25%)是温室效应的最大贡献者,但它们主要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大多被认为是调整气候敏感性的反馈项。另一方面,二氧化碳 (≈20%)、对流层臭氧、CFC和一氧化二氮等气体浓度的添加或去除与温度无关,因此被认为是改变全球温度的外部强迫。
在工业革命之前,自然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表附近的空气温度比没有温室气体时高约 33°C。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主要是提取和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导致辐射失衡。截止2019年,自1750年以来,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浓度分别增加了约48%和160%。这些二氧化碳水平高于过去200万年中的任何时候。甲烷浓度远高于过去80万年的浓度。
2019年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59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75%为二氧化碳,18%为甲烷,4%为一氧化二氮,2%为氟化气体。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燃烧化石燃料,为运输、制造、供暖和电力提供能源。额外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森林砍伐和工业过程,其中包括制造水泥、钢铁、铝和化肥的化学反应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排放来自牲畜、粪便、水稻种植、垃圾填埋场、废水、煤炭开采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一氧化二氮的排放主要来自肥料的微生物分解。
虽然甲烷在大气中平均只能存在12年,但二氧化碳的存在时间要长得多。作为碳循环的一部分,地球表面吸收二氧化碳。虽然陆地和海洋植物每年吸收大部分过量排放的二氧化碳,但当生物物质被消化、燃烧或腐烂时,这些二氧化碳又返回到大气中。陆地表面碳汇过程,例如土壤中的碳固定和光合作用,消除了全球每年约29%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去20年来,海洋吸收了排放二氧化碳的20%至30%。 二氧化碳只有储存在地壳中才能长期从大气中去除,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百万年才能完成。
地表变化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称,地球上大约30%的土地面积基本上不适合人类使用(冰川、沙漠等),其中26%是森林,10%是灌木丛,34%是农田。 森林砍伐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因素,因为被毁坏的树木会释放二氧化碳,并且不会被新树木取代,从而减少了碳汇。2001年至2018年间,27%的森林砍伐是由于为了扩大农作物和牲畜的农业扩张而进行的永久性砍伐造成的。另外24%因轮耕农业系统下的临时清理而损失。26%由木材和衍生产品的采伐造成,其余23%由野火造成。一些森林尚未完全被砍伐,但已经因这些影响而退化。
当地植被覆盖能够影响地表的反照率,以及因蒸发而损失的热量。例如,从森林到草原的变化会使表面变得更亮,从而反射更多的阳光。森林砍伐还可以改变化学物质的释放,间接影响到云和风。在热带和温带地区,净效应是产生显著的变暖,所以恢复森林可以使当地气温降低。在靠近两极的纬度,当森林被冰雪覆盖(且反射性更强)的平原取代时,会产生冷却效应。在全球范围内,地表反照率的增加是土地利用变化对温度的主要直接影响。因此,迄今为止的土地利用变化估计会产生轻微的降温效果。
气溶胶和云
空气中的污染物以气溶胶的形式大规模影响气候。气溶胶散射并吸收太阳辐射。从1961年到1990年,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量逐渐减少,主要归因于煤炭和船用燃料等含硫量较高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硫酸盐气溶胶。较小的贡献来自黑碳、化石燃料和生物燃料燃烧产生的有机碳以及人为粉尘。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污染控制,气溶胶自1990年以来一直在减少,这意味着它们不再掩盖温室气体变暖。
气溶胶还对地球的能量预算产生间接影响。硫酸盐气溶胶充当云凝结核,它们能减少雨滴的生长,导致云具有更多和更小的云滴。这些云比具有更少和更大水滴的云能更有效地反射太阳辐射。 气溶胶的间接影响是辐射强迫的最大不确定性。
虽然气溶胶通常通过反射阳光来限制全球变暖,但黑碳可能会导致全球变暖。它们不仅会增加对阳光的吸收,还会增加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限制北极新的黑碳沉积到2050年可以将全球变暖降低0.2°C。
太阳和火山活动
由于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源,入射阳光的变化直接影响气候系统。 太阳辐照度已经通过卫星直接测量,从 1600 年代初开始就可以进行间接测量。自1880年以来,到达地球的太阳能量没有出现上升趋势,这与低层大气(对流层)的变暖形成鲜明对比。
火山爆发会释放气体、灰尘和火山灰,部分阻挡阳光并降低温度,或者会将水蒸气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增加温室气体并抬高温度。但对温度的影响只会持续几年,因为水蒸气和火山物质在大气中的持久性都很低。 火山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更为持久,但相当于目前人类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到1%。火山活动仍然是工业时代对温度最大的自然强迫因素。然而,与其他自然强迫一样,自工业革命以来,它对全球温度趋势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海洋低空云减少
2025年1月,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海洋上低空云的减少加剧了变暖效应。气候物理学家、报告合著者海尔格·戈斯林解释说,当明亮的低云层变得稀少时,地球会吸收更多的阳光,而不是反射掉大部分阳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一直持续,部分原因也是因为雪和海冰融化后,暴露出地球较暗的表面,让地球更易吸收阳光热能。戈斯林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他指出,查明云量减少的具体原因十分困难。随着地球表面变暖,低云层可能会变薄或完全消失,反射阳光的云层减少,到达地球表面的热量增加,可能会形成持续的变暖循环。未参与这项研究的大气科学家马克·泽林卡同意这种看法:“云层就像地球的防晒霜。”即使云层覆盖的微小变化,也会极大地影响地球吸收的阳光量。
发展
20-21世纪中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总的来看气温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21世纪北极平均气温上升了1.6℃以上。
玻璃温室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尚无减缓的迹象。
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根源。国际能源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调查表明,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量的23.7%。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1.73吨,约占全球总量的13.9%。
2023年6月,50位顶尖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杂志上刊发论文称,过去1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540亿吨,导致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
变暖后联合国的措施
为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3]截止2024年2月,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是《公约》成员。已经批准《公约》的198个国家被称为《公约》缔约方。
危害
基本介绍
气候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增加,由于这些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
当全世界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中国华北地区从1965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中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3℃,人类也已经无力挽回了,全球将会粮食吃紧。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冰川
自20年代以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97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中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迟,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其三,温度的增加有利于高纬地区喜湿热的农作物提高产量。
生物
全球变暖南极惊现的新物种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南极的两大冰架先后坍塌,一个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的海床显露出来,在此考察的来自14个国家的科学家因此得以发现很多未知的新物种,看看这些奇怪生物的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例如,类似章鱼、珊瑚和小虾的生物。研究者们把南极海床区域的生物共分类1000个物种。研究者认为全球持续升温导致南极冰架崩解,从而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
全球科学考察队在经历10周的南极探索期间,利用遥控的工作车对海床的生物首次作了较全面的观测。而在冰架崩解之前,科学家唯一的观测途径则是通过在冰层内钻孔。数千年来,南极威德尔海10000平方千米的海床被100米厚的Larsen A冰架和Larsen B冰架覆盖着。而最近几年里,这些冰架开始崩解,因此原来这块世界最原始生态海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物种。
这次科考活动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勘查南极本土的生命形式,以及研究由于冰架崩解后产生的新生物类型。科学家Julian Gutt称,在本次发现中有95%的生物是南极本土的,另外5%的生物是在冰架崩解后新生的。
人体健康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西尼罗病毒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冰山融化
科学家发现,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北极冰山融化将释放大量被捕获、截留在冰和冷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研究者警告这些聚集在极地的大量的毒物是未知的,它们的释放将严重危及海洋生物和人类生存环境。这些将渗出的化学物质包括杀虫剂DDT、氯丹等。所有这些都是持续性的有机污染物,或会导致癌症和先天缺陷,此前被北极的冰层和冻水捕获。但挪威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在监测1993年和2009年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测量结果时发现,全球变暖正在使这些污染物重获“新生”。研究组成员海利·洪表示:“下一步要查明在北极有多少污染物且以怎样的速度在泄漏。”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大西洋,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从而切断北大西洋暖流。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洲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北大西洋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这项研究是位于阿伯丁的苏格兰海洋实验所分析了设在兰群岛海域到法罗群岛海域之间自1893年以来的1.7万多次海水盐度测量结果得出的。在2007年以前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的深层海水盐度变得越来越小,浓度越来越低,这表明有更多的淡水从大西洋北部汇入了该地区。这些新数据第一次充分证明了德国科学家在大约1993年前设计的计算机模型。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升高,而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之前达到100亿。“我们的世界正在朝着由人造设施来代替现有免费自然资源的方向发展”,明尼苏达大学的戴维·蒂尔曼说。但是,我们还没有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在2.45亿年前二叠纪大灭绝中,96%的物种灭亡了。后来随着许多新物种出现,地球上终于恢复了丰富的种群,但是这个过程足足经历了一亿年。威尔逊说:“一些人认为,自然界会复兴人类所毁灭的一切”。谚语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万物皆可应运而生。”或许自然界真的能够恢复一切,但这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现代人类无论如何是没有意义的。
冰雪消融,在不少人心目中可能是一个春天即将来临的好迹象,但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家们不无忧虑地指出,全球变暖以及由此带来的冰雪加速消融,正在对全人类以及其他物种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2001—2020年,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和青藏高原冰川物质损失总量76840亿吨,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总体贡献量约21毫米,约占同期全球海平面上升总量的三分之一。
人类健康
最新研究表明,每年有超过500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异常的高温和低温。
这一结果以山东大学教授赵琦为第一作者,2021年7月8日发表于《柳叶刀》子刊《柳叶刀·星球健康》(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杂志上。通讯作者为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院教授郭玉明。据悉,这也是全球目前最大规模的气候相关死亡率研究。
结果显示,2000-2019年,不适宜的室外气温与每年超过500万例超额死亡相关,即每10万居民中有74例气温相关死亡,占全球总死因的9.43%,大多数死亡是由寒冷暴露造成的,占8.52%,高温所致超额死亡占0.91%。郭玉明认为,9.43%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气温和吸烟高血压空气污染等因素一样,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
从时间角度来看,从2000年到2019年,与寒冷有关的死亡人数减少了0.51%,而与高温有关的死亡人数增加了0.21%,导致因冷热温度所致的净死亡率下降。但郭玉明提醒道,由于气候变化的不可避免性,从长期来看,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死亡率将继续增加。
极端热浪
2021年8月9日消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报告指出,由于全球变暖,以前每50年才发生一次的极端热浪现在预计每10年发生一次,而倾盆大雨和干旱也变得更加频繁。
减缓变暖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想法,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
一些反对者认为,这种想法肯定会有一些副作用,一个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带将会使我们的每个夜空都变成和满月时一样明亮;而且预算将高得惊人,可能达到6万亿到200万亿美元,就连全球资金最为充足的科研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也无法承担,如果把散射粒子改为太空飞船的话,预算额可能会少一些,估计能降到5000亿美元左右。
地球诞生以来,大气温度曾经几度升降,太阳辐射、云层遮蔽和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都曾经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气候。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粒子或飞船组成的“腰带”的话,赤道上空就会出现一个阴影,要部署这些粒子,就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飞船,像牧羊犬一样照看粒子群。
过去的一个世纪,地球温度明显上升,未来一百年间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很多研究都证实地球气温将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提高1~20华氏度,海平面明显上升,一些海滨城市将不复存在。有科学家指出,减少太阳光照射,地球温度就会降低,而一些地面或太空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不过,有科学家指出,人们还无法计算出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阳光,又有多少阳光被反射回太空,而这正是实施上述计划的关键一步。
美国研究显示,古代农民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结果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不是新现象,它可能持续了数千年。英国《观察家报》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地球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威谦·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人类干预,地球会比20世纪低2℃,蔓延的冰盖和冰川会影响世界大部分地区。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为寒带(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三类。据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21世纪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
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
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华氏度)。
化学元素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而略带刺鼻气味和微酸味的气体。CO2分子有16个价电子,基态为线性分子,属D∞h点群。CO2分子中碳氧键键长为116pm,介于碳氧双键(乙醛中C=O键长为124pm)和碳氧三键(CO分子中C≡O键长为112.8pm)之间,说明它已具有一定程度的叁键特性。因此,有人认为在CO2分子中可能存在着离域的大π键,即碳原子除了与氧原子形成两个键外,还形成两个三中心四电子的大π键。
氟利昂
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质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氟利昂是本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17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7.69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硝石”。1772年由瑞典药剂师舍勒和英国化学家卢瑟福同时发现,后由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确定是一种元素。氮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46%,自然界绝大部分的氮是以单质分子氮气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氮的最重要的矿物是硝酸盐。氮有两种天然同位素:氮14和氮15,其中氮14的丰度为99.625%。
氧气通常条件下是呈无色、无臭和无味的气体。除惰性气体外的所有化学元素都能同氧形成化合物。大多数元素在含氧的气氛中加热时可生成氧化物。有许多元素可形成一种以上的氧化物。氧分子在低温下可形成水合晶体O2.H2O和O2.H2O2,后者较不稳定。氧气是水中生命体的基础。氧在地壳中丰度占第一位。干燥空气中含有20.946%体积的氧;水有88.81%重量的氧组成。除了O16外,还有O17和O18同位素。
最大受害国
南太平洋上的美丽岛国图瓦卢很可能成为首个“沉没”的国家。该国气象局推算,50年之后,海平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图瓦卢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这对图瓦卢意味着灭亡,因为涨潮时图瓦卢将不会有任何一块土地能露在海面上。
由于气温的上升,坐落于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马尔代夫消亡时间屈指可数。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内阁召开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凸显全球变暖对这个国家的威胁。
基里巴斯是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横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那里也难逃消失的厄运。2010年4月30日,基里巴斯已有两座岛屿被海水吞噬,最高的地方仅高出海平面6英尺。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大陆的东部、东临印度洋,那里的人民也将成为地球村里最早一批承受气候变暖恶果的“村民”。该国环境部长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乞力马扎罗山80%的冰川在过去的50年内消失掉了。”
拉丁美洲国家巴巴多斯位于东加勒比海。强飓风、珊瑚白化、岸滩侵蚀、水资源紧张……温度上升给这个岛国带来了太多的困扰。
尼泊尔政府内阁09年在珠穆朗玛峰半山腰——海拔5000多米处——召开会议,以引起世界对其问题的关注。
全球变暖对位于三角洲地区地势较低的孟加拉国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从而使该国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受害者之一。孟加拉外长说:“据估计,到2050年,将会有2000万孟加拉人迫于气候变化的影响选择背井离乡。”
越南自然资源和环境副部长谈到他的国家时说:“洪水、台风、干旱等灾害越来越频发,越来越严重。从这个角度来看,气候变化也影响到了越南。”
肯尼亚负责水力和灌溉的部长说:“由于长期的干旱,我们的国家遭受到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在首都内罗毕要施行水配给制。作为连锁反应,水力发电也受到影响(肯尼亚70%电力来自于水力发电),因此,在全国不得不实施供电配给。”
不丹也面临着类似的威胁。其环境委员会主席说:“特别是对于像不丹这样的山地国家来说,河湖决堤很可能随时引起洪水暴发。”
卢旺达环境部长表示:“作为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我们需要对气候变化有充分的了解,对其负面影响有充分认识。”
争议质疑
2012年,16位科学家共同发表文章对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一说提出质疑。
2011年9月份,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伊瓦尔·贾埃弗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宣布退出美国物理学会,贾埃弗在上次大选中是奥巴马总统的支持者。信的开头这样写道:“我没有延续(我的会员资格),因为(美国物理学会政策)声明中的一些说法我不敢苟同。美国物理学会称:‘无可辩驳的证据表明,全球变暖正在发生。如果不采取行动缓和这一趋势,地球的物理和生态系统、社会体系、安全和人类健康可能会严重受损。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美国物理学会可以讨论质子的质量是否会逐渐变化,也可以讨论多重宇宙如何运行,但全球变暖的证据果真是无可辩驳的吗?”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公开质疑气候变暖说,但许多年轻科学家私下里表示,尽管他们对全球变暖说深表怀疑,却不敢说出来,因为担心这会使他们升迁受阻,甚至发生更糟糕的事情。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2003年,学术期刊《气候研究》(Climate Research)的编辑克里斯·德弗赖塔斯博士大胆刊登了一篇不符合政治导向(但符合事实)的同行评审文章,文章结论是,如果以过去一千年的气候变化为背景,那么近期气候变暖并非异常现象。国际上的全球变暖论者很快针对德弗赖塔斯博士发起蓄意攻击,要求撤销他的编辑职位和大学教职。所幸德弗赖塔斯博士保住了他的大学教职。
原因异议
MIT工学院地球大气科学专家Richard Lindzen对此观点持怀疑态度。早在1991年,Lindzen就曾和美国前副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在美国国宝质询会上爆发过一次激烈争论。戈尔列席了国会关于气候环境问题听证会,Lindzen则是接受听证的学术专家。会上,Lindzen猛烈批评戈尔关于全球环境问题认识过于片面且缺乏某些必要研究常识。他认为地球气候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期间存在各种复杂原因,而不是如“全球变暖”支持者所说的仅仅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他曾在2007年News Week杂志撰文指出20世纪全球温度上升最快阶段是1910~1940年,此后则迎来长达30年的全球降温阶段,直到1978年全球温度重新开始上升。如果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解释1940~1978年间的降温阶段。众所周知,这三十年是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大跃进的时代即所谓战后景气时代。
加拿大首位气候学博士蒂莫西写成《全球暖化:有硬数据支持吗》一文,他说:“有人提到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会‘超出地球恒温的安全警戒线’,有地球恒温这样的东西吗?难道他没有听说过冰期吗?在20世纪70年代,热门话题是全球冷化,在21世纪是全球暖化,低几度和高几度都会有灾难,难道地球的温度就是最理想的?“
2007年3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纪录片《全球暖化大骗局》,以全然迥异于当前主流观点的态度,讨论全球暖化的议题。这部影片不断鼓吹“暖化现象并非人类活动所致“的说法,并访问多名气候学家,最后结论认为太阳活动才可能是暖化的主因。
《全球变暖--毫无来由的恐慌》作者(美)S.弗雷德·辛格/丹尼斯·T.艾沃利在书中同样选择了这一立场,最后以“《京都议定书》将以失败告终”结尾。然而此书并非权威著作,甚至使用了违背既成事实的例证,例如声称图瓦卢没有下沉。
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专家称效果从2020年开始显现
央广网北京11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昨天,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为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迈出历史性的一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纽约联合国总部表示: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创造了历史。
潘基文说:“今天我们创造了人类和气候变化做斗争的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所有成员国都热烈欢迎这一时刻的到来,对所有人来说就是值得铭记的日子。”
2016年4月22号,《巴黎协定》由175个国家正式签署。据巴黎气候大会主席国法国提供的数据,到11月1号,共有92个缔约方批准了《巴黎协定》,其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量的65.82%,跨过了协定生效所需的两个门槛。
梳理一下《巴黎协定》就会发现,以下几个数字和目标最为关键:2摄氏度——《巴黎协定》确定的一个大的目标,那就是将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工业革命前的2摄氏度以内,争取控制在1.5摄氏度。
净零排放——《巴黎协定》提到了要尽快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最重要就是要到本世纪下半年,让全球来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400亿吨——《巴黎协定》提到,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要降到400亿吨,这跟2010年全球温室气体500亿吨的量相比要下降100亿吨,要知道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
每五年盘点——2023年起,每五年对全球行动总体进行一次盘点,来激励各国加强各自行动,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同时《巴黎协定》也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那就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责任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11月4号,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表示祝贺。
习近平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巴黎协定》于11月4日正式生效,成为历史上批约生效最快的国际条约之一。中方对此表示衷心的祝贺。
习近平强调,自2015年12月《巴黎协定》达成以来,国际社会致力于推动协定尽快生效。中国于今年4月22日《巴黎协定》开放签署首日签署协定,并于9月3日批准协定。作为主席国,中国推动二十国集团首次发表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席声明,为推动签署《巴黎协定》提供了政治支持。
习近平强调,《巴黎协定》开启了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新阶段。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采取有力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中方对下阶段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充满信心,愿同各方加强沟通合作,为构建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作出贡献。
目前,《巴黎协定》已经正式生效,但仍有部分国家尚未完成国内批准协定的程序。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指出,协定核心内容的效果,将从2020年后才开始逐步显现。《巴黎协定》的生效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给政策制定者、相关利益争端者特别是一些投资者一个稳定的预期,到2020年之后,政策的走向、目标都应该确定下来了,这样一些中长期的投资者就可以去按照政策预期,安排自己的投资方向、投资领域和投资热点。另外,也对其他的一些尚未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有促进作用。
11月7号到18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大会将在马拉喀什举行,同时还将举行《京都议定书》第12次缔约方大会和《巴黎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
邹骥表示,在会议过程中,预计将会有更多国家陆续批准《巴黎协定》。而本次会议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落实发达国家此前在2010年作出的承诺:要求到2020年的时候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筹集1000亿美元。《坎昆协议》于2010年签署,到现在已经有6年多的时间,进展并不如人意,这次大会落实这件事情也是预料之中。
9月初,在杭州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中国率先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了《巴黎协定》批准文书。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下,中国也设定了四大减排目标:第一,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65%;第二,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总的能源当中的比例要提升到20%左右;第三,到2030年左右,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达到峰值,并且争取尽早的达到峰值;第四,增加森林蓄积量和增加碳汇,到2030年中国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
科学影响
预测全球变暖获2021诺奖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5日下午5点50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对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的开创性贡献”。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Syukuro Manabe真锅淑郎)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气象研究所的Klaus Hasselmann克劳斯·哈塞尔曼)因“物理模拟地球气候,量化变化和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而共同分享一半奖金。另一半奖金由意大利罗马大学Giorgio Parisi乔治·帕里西)获得,理由是“发现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的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
20国集团峰会
2021年10月31日,正在罗马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就致力于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达成一致。
最新消息
2023年1月12日,《大气科学进展》期刊日前发布研究结果称,2022年,全球海洋温度创下195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自1990年以来全球海洋温度一直呈加速上升趋势。
2024年2月5日,《自然·气候变化》发表的一篇论文认为,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可能已经超过了1.5℃,在这一个十年结束时可能超过2℃。这一预测基于加勒比海硬海绵骨骼保存的300年海洋温度记录。
参考资料
Introduction to the Convention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许小峰接受记者采访 称气候变化事实不容忽视.中国气象局.2011\u5e7403\u670820\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4 08:47
目录
概述
背景
参考资料